2023年5月2日星期二

心理學:強迫症的症狀、發病原因分析以及進行治療技術措施

所謂強迫症狀,是指患者的主觀感覺具有某種不可抗拒和無助的情緒、意圖或行為概念。病人意識到思想和意圖的不斷糾纏是不恰當的和沒有意義的,病人意識到那些強迫性的欲望與他的人格是不相容的,但就是不能停止。為了擺脫這些不愉快的想法和觀念,患者往往做出一些近乎儀式化的動作,雖然患者知道沒有必要,但卻無法自我控制和克服,因此感到疼痛。許多患者在某些心理因素的影響下發病,或發病前身體疾病,過度疲勞或身體虛弱等,導致神經系統功能衰退和疾病。

一、典型症狀

1、強迫觀念

(1)強迫回憶

病人剛剛做過或者已經過去的事情、經曆,即使不重要也要反複進行回憶,雖然知道沒有意義,但是無法控制。

(2)強迫懷疑

經過反複考慮和檢查,病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能放心,比如出門後是否真的鎖門,洗手後擔心不洗手等等。

(3)強迫聯想

這類患者聽到或看到某件事,會產生與之相關的聯想。比如有一次學生在蔬菜湯裏吃了一只蒼蠅,然後看到湯就想到蒼蠅,讓他們惡心。他們六年都不敢喝湯。

(4)強迫性窮思竭慮

患者對自然社會現象或日常學習生活環境事件不斷發生的原因分析進行一個反複無效的思考,患者由於本人雖感到荒謬,但卻難以有效控制,如人的眉毛為什么不與頭發長在孩子一起?永遠有多長?地球信息爆炸了人類怎么辦?樹上的葉子為什么會落下?人為自己什么要分男女?等等。

(5)強迫性對立思維

病人的頭腦中總是有一些相反的想法。例如,當單詞“快樂”出現時,相反的單詞“悲傷”出現。當談到“戰爭”,它立即反映了“和平”的相反概念。

2、強迫意向

患者常常被一些與其正常精神狀態相悖的欲望和意圖所糾纏,產生一些可能導致可怕後果的沖動。比如走到河邊或者井邊會有跳下去的沖動,看到刀會有拿起刀砍人或者自己的意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很多強迫性神經症患者被強迫觀念弄得極度焦慮,甚至可能會發瘋或做出令人擔憂的暴力行為,但很少有人真正采取這些行動,他們只是無法控制這些意圖的出現。所以有這種想法的外科醫生總想避免在手術台上手術,以免引起焦慮和恐懼。這種恐懼屬於強迫症的情緒表現,與恐懼內容的強烈追逐思維有關,稱為強迫症。

3、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也被稱為強迫行為,指的是重複的、刻板的行為。它是次要的強迫行為或欲望,它可以消除災難,預防。但這種行為既不與現實接觸,明顯過分,而是患者必須做的。

(1)強迫性洗滌

怕不幹淨或者得了某種傳染病,反複洗手或者洗澡。病人一天要洗很多次手,倒垃圾箱,擦煙灰缸,擦桌子上的灰塵。一個病人說,“每次我去洗手間,出來的時候總是幹幹淨淨的...所以我每天要瘋狂的洗澡8-10次。「有一個女生,一天洗澡三次以上,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被同學視為潔癖。原來她被壞人強奸後,一直想洗澡減少雜質,明知不合邏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2)強追計數

患者生活不可克制地計數,與強迫性聯想公司有關。為了能夠達到一個指定的目標,患者到電線杆,台階,戶柱子等,便情不自禁地緊依次點數。他們數數字,數柵欄的樁子、數人數人行道上的磚縫。患者對於明知此種計數無任何社會現實研究意義,但以後可以見到一些類似物體仍要不斷進行分析計數。如對所點數目懷疑,則往往沒有回頭重新計數,不如此學生就會容易引起高度緊張、焦慮。

(3)強迫性儀式動作

患者每次接受必須按一定的程序重複一定的動作,才能安定下來做其他事情。如果病人提前選擇一個特定的數字作為刺激來完成某些儀式動作,例如每步6觸摸心髒兩次,每步12搖頭,等等。如果一個病人進門前進了兩步,那么後退一步,說他父親的病可以挽救,如果沒有完成這樣的行動一定要重複。病人知道這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不做這個動作,那么焦慮。

(二)強迫症成因

1、生物學因素

近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生物學在強迫症發病機制中的作用。隨著遺傳學、腦成像和生化研究的進展,表明這種疾病比其他焦慮症有更明顯的生物學基礎。

(1)遺傳因素

在一項雙胞胎研究中,發現同卵雙胞胎共享65% 的病例。據勞爾斯稱,一級親屬中強迫症的患病率為15% 至20% ,遠高於一般人群。

(2)腦組織結構因素

赫恩發現,額葉腦血流量的增加與強迫症有關。多項研究表明,強迫症患者額葉、尾狀核、基底節局部大腦皮質代謝增強,有效治療緩解強迫症症狀後,局部大腦代謝水平相應降低。

2、心理社會因素

(1)心理動力因素

心理精神動力系統學派理論認為,強迫自己行為數據來源於被壓抑的攻擊性沖動或性欲望。強迫症患者生活沒有進行處理好生殖器期的本能沖突,他們的性驅力要么退行至肛欲期,要么就是這一重要時期我們無法工作順利地發展。回顧患者的個人史,可以通過發現問題他們的自幼年起就受到了過於嚴厲的管教,攻擊沖動及性欲往往受到了壓抑。

根據這個理論,自我和自我之間的激烈沖突形成了一系列的防禦機制,最終導致強迫症狀。與強迫症有關的防禦機制主要有隔離、逆向形成和反作用。一個褻瀆的想法的存在與其相關的情緒反應沒有任何關系,病人不會因為孤立而對暴力想法的存在感到憤怒。殺死自己孩子的想法和“我是個好母親”的想法是一種相反的效果。在一個想象中的“越界”事件中,試圖為某種神奇的沖動尋找借口是一種抵消諸如褻瀆之類想法的機制,通常伴隨著過度的祈禱或淨化儀式。

(2)認知行為因素

行為主義理論用兩階段學習理論解釋了症狀發生和持續的機制。強迫觀念是焦慮刺激和這個觀念有條件聯系的結果,這是第一階段。如果患者發現某種行為可以緩解焦慮,在第二階段,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使線從被強化中解脫出來,從而反複形成強迫性行為或儀式性動作。但臨床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強迫行為都能緩解焦慮,所以這個解釋只適用於部分患者。

近年來,強迫症的認知觀受到重視。一項研究表明,讓一些正常的受試者抑制不想要的想法會使他們在以後的思維中更加關注那些想法。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消極情緒狀態下壓抑某些思想,可以導致思想和消極情緒之間的聯系,也就是說,當消極情緒出現時,某種思想就會出現。當這種想法出現時,它們會伴隨著負面情緒。當試圖壓抑一種強烈的情緒時,可能會導致某種思想的出現,並且隨著負面情緒的加強,最終結果必然會導致焦慮的增加。他們還認為,正常人和強迫症患者的區別在於,強迫症患者有更具對抗性的想法,或者不能接受某些想法。

(3)人格因素

臨床心理學家觀察到,具有特定性格類型的人更容易患強迫症。性格強烈而不平衡的人,他們的性格主觀、反複無常、急躁、好勝、自制力差。從小就膽小。害怕犯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非常謹慎,重複性思維,總是想盡可能做到最好。在大家面前很自覺,容易尷尬,過分自我克制,要求嚴格,生活習慣比較僵化,死板,興趣愛好不多,工作認真負責,但往往主動性不夠。

三、治療措施

強迫性神經症的治療研究方法,在原則上仍應使用以進行心理疾病治療方式為主,輔助藥物可以治療。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治療有效措施,如說理、安慰、鼓勵、注意轉移等以及社會不良影響人格發展特征的調整與改造,對強追症的治療能起到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還需通過進一步得到提高臨床療效。國外和國內都有人試圖使用這種行為矯正療法,獲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療效仍不能使人滿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心理學:強迫症的症狀、發病原因分析以及進行治療技術措施

所謂強迫症狀,是指患者的主觀感覺具有某種不可抗拒和無助的情緒、意圖或行為概念。病人意識到思想和意圖的不斷糾纏是不恰當的和沒有意義的,病人意識到那些強迫性的欲望與他的人格是不相容的,但就是不能停止。為了擺脫這些不愉快的想法和觀念,患者往往做出一些近乎儀式化的動作,雖然患者知道沒有...